Imagine and experience.
这里主要探讨个人的困扰、悬而未决的问题,认真分享一些 Lifehacks 生活小妙招,和我认为值得被了解的人事物。除此之外,还可能尝试写一些新鲜的内容。
目前,长文会在首页呈现 ,为了美观,多数情况都会配一张题图作为封面。相较之下,更为随意、零碎的想法和观点则会在 Daily Nuts(点击顶部「坚果」入口)中记录。
《鳗鱼的旅行》 在开始前我已经意识到这件事的局限性。在此刻回顾过去不久的一年,常常会把当下的心境误会成过去一年的底色。但这似乎没有什么解决的办...
OpenAI 在推出 CHAT-GPT 4 Turbo 之后旋即陷入了一场公司政变。Sam、Ilya,围绕两位 OpenAI 灵魂人物的闹剧一波三折。反转再反转之后,董事会洗牌,Sam 和 Ilya 则尴尬地...
在写这篇类似游记的东西时,我中间看完了《鳗鱼的旅行》。这本书让我大受裨益,我在后半部分里开始转向一种更跳跃随意的表述。后来我常常自问:“在你面前是故事的沙盘,你将如何架设自己的镜头?”这篇文章把深深留在心里的那些文化产品和景色搅拌在一起,每一部分都不会太过工整圆满——就如我们的记忆一样。 我自认为这就是我或者说大部分人认知世界的手段。在亲身经历之前,我们对事物的定性大多来自文化产品,以至于能在亲身体验的时候引导你的感受。那是一种印证你想象的过程,而你的想象总是基于过去看到的书、画、电影、视频、文章,还有听到的音乐。 你会发现,随着文章推进,游记的成分慢慢遁去,转而陷入了畅想之中,到最后游记才会再次现身,让故事结束。
我有一个朋友,他不叫樱木,我也不叫他樱木,但我向别人提起他的时候,就称呼他樱木。以及在我心里,我也默认他是樱木。
这几年里,我最讨厌的有两件事。一件是粉丝们自发帮明星的照片修图,以制造一种惨绝人寰的气色;第二件是所有去长沙的年轻人,都要跑到毛主席的头像下面拍照。
第一次见识到李海鹏的文笔,是两年前偶然在微博上。他随便写了一段话,讲了当年他去矿区采访的事情,一些矿难故事的切片,以及一些矿工在报道外的生活。当时我并不知道他是谁,但我几乎没有见过谁能把文字铺排得那么好,我一下子被他的语言攫住了。
在经过了将近两个多月的磨蹭和折腾(磨蹭>折腾)以后,我终于放下了“网站还要再整整”的心思,决定开始在这里(博客网站上)写点东西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