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然感觉很多想写的内容放在这里有点不合适——暂时把它们安置在笔记软件里。

什么内容呢?是那些在输入的过程中看到的信息:长到一本书,一篇文章,短到一条推特,一句话,它们在脑海里勾起了“遐想”,牵动了思绪,让我有话想说——捕捉某些联系1然后讲出来、(尽力)讲清楚。

但就像我在开篇文章里说的,问题在于我现在的知识结构过于零散,这就导致了我的眼睛…不,我的大脑有点过于“敏感”,任何和自身知识结构产生振荡的信息,都会形成某种对过去观点的印证、补充和颠覆——现在正是一个生枝蔓节的阶段2

所以可能有很多陈词滥调,也比较零碎,但它们仍然是我目前所需要的。甚至更得寸进尺一些,我还想要获得一些反馈,帮助补充或者纠偏自己的想法——我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地方:telegram 频道。当然,在主流社交媒体上能获得反馈肯定更多,比如 weibo、twitter、即刻,但那样的互联网环境暂时对我来说还有一定的阻抗,我还是更追求一种私人空间的隐秘感

我找到了一种更亲密的,能和写作相处的关系——的确没有一种紧张感,又带有一点点刺激和一种私人空间的隐秘感,有一种能被看见的预期,也似乎能抛开凝视,痛痛快快地聊和写。

诺,写得太长的坏处就来了,不方便引用之前写的东西,还得专门粘贴过来;但引用短的就很方便看的人快速定位了,比如这篇


  1. 学习的本质就是在新、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,比如说当我们学习一个理论时,我们大概率需要回想某一个与之相关的、具体的场景去理解它。 ↩︎

  2. 我常常把大树作为知识结构的隐喻。 ↩︎